锅炉点火使用前的检查及准备

2016/7/1 10:03:21      点击:
(一)、点火前的检查工作

1、内部检查

(1)、检查锅筒、集箱及受热面管子内的污垢是否清除干净,有无严重腐蚀或损坏。

(2)、锅筒内部装置,如汽水分离装置、连续排污管、锅筒底部定期排污馆、锅内加药管、进水管及隔板、水位表汽水连接管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3)、检查锅筒、集箱内部有无遗留的工具杂物,并用通球法检查炉管是否畅通。


2、外部检查


(1)、检查炉膛、烟道、风管中有无杂物、结焦、灰渣及遗留的工具;风道及烟道内的调节门、闸板是否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动指示准确;炉墙炉拱是否严密,吹灰设备是否完好;炉门、灰门、风门、看火门是否完整齐全并能严密关闭。


(2)、检查水冷壁管、排管各焊口、胀口处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水冷壁管和烟管等外形是否正常,有无结焦、胀粗等缺陷;下降管绝热是否完好;


(3)、检查各管道是否装妥接通,是否正确地加以支撑;汽水管道系统是否畅通,排污疏水系统是否完好,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是否处于启动前应该开启或关闭的状态。


3、安全附件及各种仪表检查


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计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高低水位报警装置、超压保护、连锁保护、各种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检查合格后,使水位表位于工作状态,即汽、水旋塞开启,放水旋塞关闭。


4、燃烧及辅助设备检查


(1)、检查燃烧设备是否完好。


(2)、检查辅助设备,如风机、水泵等转动设备的保护罩是否装好,基础螺丝是否旋紧,轴承是否已清洗过并加润滑油。用工具盘动靠背轮,使风机转动,检查有无撞击、摩擦或卡涩现象,进行试运转,检查转动方向。


(二)、点火前的检查


1、上水


在锅炉点火前的检查工作完毕后,即可进行锅炉的上水工作。进水钱,应先将给水管道、省煤器内的空气排除,以免产生水击。


注意:上水时,应开启锅筒沙锅内的空气旋塞,以便在锅筒上水时排除锅炉内的空气。


上水的同时,应注意检查人孔盖、手孔盖、法兰接合面及排污阀等有无漏水现象。当发现泄漏时,应拧紧螺丝;若仍然泄露,则应停止上水,并放水至适合水位,更换密封垫片,待消除泄漏后再重新上水。


锅炉上水时水位不宜太高,对蒸汽锅炉,当锅内水位上升至水位表的最低水位线与正常水位线之间即可停止上水;


2、烘炉


锅炉投运之前一定要对炉墙及拱进行缓慢的烘烤干燥,使炉墙及拱内的水分慢慢地蒸发逸出。就是烘炉。


烘炉的方法:燃料烘炉、蒸汽烘炉、热风烘炉三种。


烘炉的时间;一般工业锅炉烘炉时间为3~15天。


(1)、烘炉操作方法如下:


    1)、燃料和烘炉。烘炉的最初三天,用木柴进行烘烤。木柴用堆放在炉膛的中间,点燃木柴后,采用小火烘烤,将烟道挡板开启约1/6~1/5,进行自然通风,使烟气缓慢流动,维持锅水温度70~80℃。


烘炉过程中的温度上升速度,应按过热器后的烟温进行控制;对于转砌炉墙,第一天温升不宜超过80 ℃,以后每天温升不宜超过25 ℃,后期烟温不宜超过160 ℃。


    2)、蒸汽烘炉和热风烘炉


蒸汽烘炉时,锅筒内水位上至最低水位,然后用0.29~0.3MPa的饱和蒸汽从水冷壁下集箱的排污阀处连续、均匀地送入锅炉,逐渐加热锅水,锅水温度控制在90℃左右,水位保持正常。烘炉过程中,一般不启动引风机、而利用挡板、风门的开关,将炉墙蒸发出来的湿气排出。


热风烘炉时,热风温度不应超过250 ℃,温升速度用调节热风量来实现。


如采用蒸汽烘炉后热风烘炉,炉墙灰浆干燥程度达不到标准时,可在后期补用燃料烘炉。


(2)、烘炉的合格标准烘炉时,炉墙、炉拱不应出现裂缝、变形,同时还应达到下列规定之一,才为合格。


(3)、烘炉注意事项如下:


    1)、烘炉前做好烘炉的组织工作,并根据炉型结构和安装使用说明书,制订烘炉的操作程序。


    2)、烘炉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墙的烘干程度及炉墙各部分的变化,及时发现裂缝、变形和凹凸缺陷,监视膨胀指示仪的指示值。


    3)、用蒸汽烘炉时,应加强自然通风、将各孔、门全部打开;


    4)、烘炉初期,炉墙和拱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均匀地烘烤,然后缓慢地提高烘烤温度,切忌不适当地加大火势。炉膛温度必须按烘炉升温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掌握温升速度,不允许忽高忽低,更不允许中间中断;火焰应分布均匀,防止炉墙局部升温过快。


    5)、烘炉时水位应保持正常。烘炉后期锅水允许有轻微沸腾,若沸腾较剧烈则应进行排汽,并及时补水。


3、煮炉


  目的:为了清除锅炉在制造、运输、安装或修理过程中受热面内测产生的铁锈、油污和杂物等,以确保锅炉内部清洁。新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启动前必须要进行煮炉。煮炉也可与烘炉的后期,即炉墙灰浆的含水率降到10%,或者红砖墙的温度达到50后,同烘炉一道进行,以缩短时间和节省燃料。


(1)、煮炉前的检查


检查锅筒、集箱及管子的锈蚀、污垢情况,以此来确定煮炉的加药量和时间。


(2)、煮炉方法


煮炉时,一般在锅水中加入碱性药剂,如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或碳酸钠等。将上述药物按配制比例进行溶解(每吨锅水中加入三钠和氢氧化钠各2~4g),与锅炉给水同时缓慢送入锅筒内,或用加药泵注入锅筒内。加药时,锅炉应保持低水位。


加药时,锅炉应保持低水位,不得将溶液一次投入锅筒,以免造成溶液在锅水中局部集中,降低煮炉效果。


加药完毕后,即可开始升压煮炉。缓慢地加热锅水至沸腾但不升压(蒸汽可通过空气阀或被抬起的安全阀排出);调整燃烧及空气阀开度,使锅炉升压至工作压力的25%,维持6~12h;减弱燃烧,将锅内压力降到0.1MPa,进行排污,并补充给水或加入未加完的药溶液;再加强燃烧,使锅炉升压至50%工作压力,维持5%~10%的蒸发量,运行12~24h;再减弱燃烧进行降压,打开排污阀再次逐个进行排污,并补充给水;升压至工作压力的75%,维持12~24h,然后在次压力下进行多次排污换水,直到达到运行标准碱度。如在较低的压力下煮炉,则应适当地延长煮炉时间。


煮炉结束后,将炉膛内的余火熄灭,使锅水自然冷却,待锅水温度降至70℃下即可排出。然后用清水冲洗锅内及与药物接触过的阀门等。冲洗完毕,还需对锅筒、集箱内壁进行检查,清除沉积物,尤其要认真检查排污阀和水位表,以防煮炉时产生的沉淀物堵塞通道。


(3)、煮炉的合格标准


当磷酸三钠的含量趋于稳定时,说明锅水中的化学药品与锅炉内表面的锈垢等的化学反应基本结束。经过煮炉和清洗后的锅炉,若锅筒和集箱内壁无油垢,搽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绣斑,并呈现黑褐色的金属光泽,即为合格。


(4)、煮炉的注意事项如下:


  1)、煮炉过程中,一般之使用一台水位表监视水位,其余的均关闭,以避免汽水管道与碱水接触。各处的排污阀应全关,排污时全开时间不得超过1min,以防水循环的破坏。


  2)、煮炉过程中,蒸汽锅炉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以上至最高水位之间;有过热器的锅炉要注意防止药液进入过热器。


  3)、配制煮炉用药液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以免被碱液灼伤。


    4)、煮炉时,应定时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取样分析,使锅水的碱度符合规定要求。


  5)、煮炉后的换水,应带压力进行。